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

杜拜破滅先兆 當摩天樓爭第一

聯合報╱王健安/暨南國際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】


摩天樓完成日,蕭條開始時?杜拜塔預定一六二層,高八一八公 尺,比台北一○一大樓還高出三一○公尺,耗資約八十億美元,原本計畫二○一○年完工啟用,現在蓋到一六○樓七八○公尺,面對金融海嘯後的不景氣,杜拜的繁 榮泡沫已成海市蜃樓。

再往前看:一九○八年勝家大樓、一九○九年大都會人壽大樓相繼於紐約建成,這一段期間美國發生金融危機;一九三○年克萊斯勒大廈和一九三一年帝國大 廈完工,當時紐約股市大崩盤與全球經濟正處於大蕭條;一九七三年紐約世界貿易中心、一九七四年芝加哥席爾斯大廈相繼落成後,則發生了石油危機。

如果上述美國的例子還不足以證實這個可怕的詛咒,檢視一九九○年後,幾乎快變成亞洲人專利的摩天樓案例:一九九八年馬來西亞雙子星塔(四五二公 尺),以及二○○四年台北的一○一(五○九公尺)等等,完工後分別遇到亞洲金融風暴來襲,以及全球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。

最高建築的興建和金融市場危機之間的關係,有那麼不可思議嗎?一點也不!筆者曾經以二○○○年代初,香港德銀證券分析師勞倫斯編制的「摩天大樓指 數」來研究「銀行貸款潮、過度投資與景氣循環的互動關係」,指出當市場充斥過剩游資,人類愛蓋超高建築的心理,加上摩天樓帶有國家或城市的財富炫耀與技術 實力等表徵,此時興建者莫不耗費龐大財力,窮盡奢華之建材等力量完成它。至於實際上到底需不需要這麼多的建築面積與設施(比如杜拜帆船旅館的滑雪場設備, 以及用淡化海水澆樹的高成本等),甚至是蓋完後的招商問題(一○一不就有此困擾),往往在過度樂觀中被忽略,而這種過度舉債進行不效率投資的後果,在經濟 成長大幅走緩時,融資的銀行、投資人等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。

「愛在瘟疫蔓延時」,而「摩天大樓往往誕生在過度投資與金融投機肆虐」時,尤其那些要爭「世界第一」頭銜的摩天樓,往往是麻煩的先兆。

回顧那些在房市榮景時用錢堆起來的超大建築工程,如今卻只剩下懸掛在天際線的鷹架或半成品。不要忘記,聖經舊約中記載遠古巴別塔和巴比倫的淪亡歷 史,不就已經警示「建築高度競賽」的嚴重後果嗎?但是,慾望無盡的人們卻常常重蹈歷史覆轍,忘記遠比(虛擬)馬雅文明「二○一二即將毀滅」警告,還要更早 的詛咒。

那個號稱要在未來廿年內興建五萬棟摩天大樓的中國大陸,要引以為戒啊!